工業革命以來,全球平均氣溫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,20世紀80年代以來,應對溫室效應加劇的急迫性和重要性開始逐漸被各國所重視,而“未來氣候變化會達到何種程度、氣溫升高多少會是自然界的臨界值”這一命題,已成為一個必須確定的問題。
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溫室氣體咨詢小組在1990年的報告中指出:全球氣溫升高2℃可能是一個上限,一旦超過,可能導致嚴重破壞生態系統的風險,其惡果將非線性增加。德國聯邦議會的研究委員會也認為,每10年氣候變暖超過0.1℃,將對森林生態系統非常危險。德國政府的氣候變化咨詢委員會1995年發現,2℃應該是可容忍的氣候變暖的上限。
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認為,多種因素的疊加將使全球升溫很快突破2℃這個臨界點,當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的幅度在1~2℃之間時,遭遇水資源短缺和洪災的風險將增加;當氣溫上升超過2℃時,將是災難性氣候變化的開始,產生的影響將更巨大;尤其當大氣中CO2濃度超過500mL/ma,海洋和熱帶雨林將凈排放溫室氣體,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吸收CO2,從而將推動全球溫度進一步提升,海平面進一步升高,導致90%的物種滅絕。